上次的廢文寫道
技術、並非由別人教導習得的,
是從旁觀察心神領會的
二十五年前
離開學術度假村後的
第一份工作
在鐵工廠鎖螺絲從事微波濾波器設計
其中有一種通用的型式為導波管濾波器
沒多久我就察覺
依據模擬結果設計出來的濾波器
量測時屢屢高達10%的誤差而且方向一致
因此需要微調重新設計反覆個幾回
當然聰明又反應快的工程師
可以累積經驗在一開始就預估先行補償值
然從來無第一次就搞定的例子
大家也很習以為常的重複這種高科技開發流程
我呢則靜靜不說話在旁邊觀察好一陣子
而後再讀教科書「重新找」文獻(re-search)
終於心神領會出一些想法
當然這些想法既不是別人教導的
也沒必要拿出來跟老闆討論
老闆怎麼可能把鎮店之寶know-how告訴我
(老闆潛意識更不可能相信菜鳥有什麼技術想法)
(何況這個所謂的鎮店之寶也是米國公司抄來的)
這個模擬跟我想的一樣
就是自古以來教科書的標準電路模型嘛
只不過是改寫成微波業界的常用名詞
而讓人一時或永久認不出來罷了
我懶得去一行一行讀模擬軟體程式
直接用教科書電路模型模擬
果然得到一樣的結果
(截至2022年的現在這個模型依舊標準不變)
然後我開始用物理觀念與數學技巧
(兩者都是現成的非我獨創)
(然讀書沒融會貫通者就不知可以拿來這裏用)
(讀書不是沒有用,是讀了不會用)
把模型從頻率基準轉到波長基準
再加上光通過菱鏡時的色散現象
修正自古以來的標準模型
把模擬結果與量測結果(淡色高低起伏曲綫)的差異
大幅提高精確度
從此以後模擬就是成品模擬就是量測
只有R0A版不用再進R0B版
這個成果的經驗
讓我離開學術度假村後進入爆肝血汗抄公版工廠前
就能先親身感受開頭的那一句話
日本人對於何謂技術的觀念
P.S.
當然我即使身在爆肝血汗抄公版工廠
也不改我這個與生俱來的日本氣質怪癖
繼續默默在旁看而後改這個改那個的玩技術
有空心情爽的時候再回想來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