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百貨公司午餐吃鐵板燒的時候,旁邊坐兩位三十出頭的年輕人。這兩個人正在談論視聽音響設備,其中一位說買音響喔,要先把預算上限訂好,不然最後會越加越多,超出預算一大截,原因是老闆總能再拿出更好聽更貴的設備出來,然後買家不知不覺中就持續跟進。
疫情三級警戒後,我每天要經過某個捷運站。有位街頭藝人常在那裏彈吉他自唱,彈奏是無可挑剔啦,但是那個歌聲喔,我實在是受不了。然過不到一個月,我突然覺得其實他唱的不錯很好聽啊。接著一陣子沒有路過,最近再經過時,又覺得怎麼這麼難聽啊。
是的,人的感官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強。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一比較,無上限。看看非洲貧窮地區的兒童,笑的多燦爛可愛,先進國家都市小孩很多愁眉苦臉的。
大二暑假在國貨好公司實習兩個月後,口袋裏多了一些零用錢。一開始買台收錄放音機,媽媽沒認為什麼,說不定她還認為我要拿來學英語用的。接著又買了一台功率放大器和兩個重喇叭,媽媽就氣到不行了。不過基於這個錢是我去打工賺的,媽媽也就沒再多說什麼,只是她想不透我怎麼會變得這麼敗家。
也不是拿來學英語,而是拿來聽靡靡之音。板橋那個土城中和三不管偏僻交界的五十年老小公寓,美耐板便宜有沒有裝都一樣的裝潢,擺上中產或富裕家庭才會有的音響設備,格格不入不說,這不是敗家是什麼,功率放大是要給全巷子的人聽嗎。其實只要音量調小,或戴耳機,那台收錄放音機的音質也很棒的。
當然有一就有二,敗家的誘惑不會只有這次。以後多次的敗家誘惑,有的守得住,有的造成經濟損失,幸運的是最終都無大事。神秘的力量在守護著我,當然最主要的是媽媽教養得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