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8日 星期六

2002修行的最基本

 蘋果手機翻譯軟體:「不是以現在的情況,即大量消費為前提,重要的是,以思考人活著至少需要多少的觀點為基礎,思考今後的事情吧。與有多少生活環境才能讓人幸福地生活的問題直接相關。」一四八頁

 這個問題我在剛打工維生的時候就想過,並親身實驗感受了。也就是我要怎麼過著消耗最低能量的生活,在此條件下可以持續多久。

 當時的方法簡單粗略,然具有相當的參考效果。假日時只吃一餐一個便宜的便當,排骨飯之類的。然後計算以當時的積蓄,可以這樣過多少天,也就是如果我沒有任何收入只有支出的話,可以維持多久。

 當然一天只吃一個便宜便當,我感覺有相當的飢餓感,一天兩個便當,則可以止飢滿足。隨著積蓄增加,可以維持的天數從日增加到月再增加到年再到數年時,我才逐漸增加吃的質與量。質與量開始增加前,大約如此過了五年。

 之前的廢文說,只要活著就是時時刻刻在殺生,以其它的生命來延續自己的生命。故殺生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程度問題。過著消耗最低能量的生活者,殺生少,消耗的能量多的殺生多,殺生可以有量化的標準。

 某些人或團體組織,宣揚自己吃素不殺生。就算我同意植物沒有感覺不會掙扎痛苦不算殺生,看看這些人的行為,把好幾座山夷平,樹木砍光,印製宣傳品,製做周邊商品,鋪上水泥,蓋豪華宮殿,製做高級制服,從各地遠來聚眾集會,勞師動眾不知多少供應商維持這個規格,簡而言之,不知消耗多少巨大能量,然後宣稱自己不殺生。呵呵,自己不殺生,都嘛別人在代勞。

 我對自稱的修行人首要的判斷標準是,此人過著消耗多少能量的生活,而且有沒有持續設法降低。其餘的表面功夫、嘴上道理再漂亮,也只是聚眾同溫自爽和迷惑眾人而已,讓我噁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