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1978我完全沒有小時候記憶的原因

「月光與陽光
月光與陽光宇宙輪廻
一個生命的誕生
當他涯々不隱踏看小脚步學走路
那天真可愛的小臉充滿著未来的希望
當他不慎跌倒地上時他哭泣
有時希望有人抱起他來有時自己學著勇站起來」

 這是媽媽新詩散文作品的原稿,我無法判斷是什麼時期的字跡。這大概是回憶起我小的時候,學走路的樣子而寫下的吧。我跌倒的時候,我有時自己站起來,有時想要媽媽抱的時候,媽媽也會立刻抱起我來,不再讓我哭泣。

 谷歌網頁翻譯:「時間因悔恨而增長,空間因屈辱而增長。我們基於時間和空間的世界觀是由我們的遺憾和屈辱所支撐的。」二〇〇頁

 岸田老師研究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後,認為我們的時間感和空間感來自於悔恨和屈辱。也就是天不從我願、心想事不成的時候,與天從我願心想事成的時候區隔出時間感,想去哪裏不見得可以亂跑的時候,區隔出空間感。

 谷歌網頁翻譯:「如果我們把這些痕跡稱為傷疤,那麼我們可以說我們身上確實佈滿了傷疤。在這些傷痕中,那些留存足夠長的時間,影響我們人生軌跡的,就是我們所謂的記憶。」五〇三頁

 熊谷晉一郎小兒科醫師研究慢性疼痛時,也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切入,說所謂的記憶就是我們人生一路走來的傷疤。天不從我願心想事不成的事小,我們可以自行處理癒合的,稱之為記憶,事大無法自己消化處理的稱為創傷。

 我完全沒有幼稚園以前的記憶,即使是幼稚園,我能回憶起來的頂多三件事。可見這段期間我過得有多滿足多逍遙自在,我要吃就吃,要睡就睡,要媽媽抱就媽媽抱,要去哪裏就去哪裡。從媽媽留下的黑白相片來看,我滿足到手上抱著乖乖,也沒有想要吃的狀態,而會看著鏡頭拍照。這麼好吃這麼甜的東西,就只是拿著而已,如果我顧著吃急著想要吃,卻被阻止的話,一定多少會有記憶的。

 當然這段嬰兒期幼兒期,我不用去背什麼三字經、弟子規、唐詩,也不用去背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也沒有媽媽翻著童書講故事給我聽,甚至可能連電視都沒有看。就只是吃飽睡飽到處跑和媽媽抱,度過這個我沒有記憶的時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