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我嚴以律人、寬以待己,而且輸不起,心裡好過最重要

上回提到一個概念,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也就是一開始極細微的變異會造成最終結果的巨大差距。對打工族來說,最關心的結果就是工作績效與獎金報酬嘍。雖然我在文章裏寫道,我自己是看不出細微差異在哪裡(不然早就發達了),然而也並非只有道理可講、毫無頭緒方向。接下來就嘗試用譬喻法將複雜的打工世界簡化為球類比賽,看看計分的巨大差距。

保齡球是個不會太激烈又社交性十足的室內運動。剛接觸保齡球時,雖然知道自己的球技不佳,然而打完一局顯示分數時,還是令我驚訝與困惑。怎麼差距這麼大,打的不是跟我的同伴差不多嗎。於是乎問到了計分規則,瞭解之後,最後分數差距果然很大。

保齡球一局共十格,代表一個計劃的每一個小目標。每一格最多可以擲兩次球,目標是把十隻球瓶全部擊倒,第一次沒有全倒還有第二次機會。兩次擲球擊倒的球瓶總數就是每一格的分數,每一局總分就是十格的累計分數。如果每一格都沒有全倒,都擊倒九隻球瓶,那麼這一局的總分是90分,即圖示的第四種案例,全破之局。

如果是每一格都有達到目標,也就是十隻球瓶全倒,然而都是第一次擊倒部份球瓶,第二次才達到目標,那麼如圖示第三種案例,不破之局,分數會急劇增加到178分。如果是第一次擊倒一隻,第二次才擊倒剩餘九隻球瓶,那麼這局總分將會是119分。也就是不破之局分數從119分起跳。

如果有些格第一次就擊倒全部球瓶,有些格第二次才全倒,那麼如圖示的第二種案例,梅花間竹之局,總分200分。最理想的狀況非圖示第一種案例莫屬,每一次擲球都擊倒所有球瓶,也就是完美球局,最高分數300分。

相信看到這裡,各位聰明的讀者全部都知道細微的差距在哪裡了。我有直覺相信這個人類設計出來的保齡球計分方式,同樣也會移植到打工族的績效獎金報酬方式上,甚至等級之間的差距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

全破之局的情況類似工廠端,擊倒幾隻球瓶,就是幾分,分數就是擊倒球瓶數。這種線性計分頗符合一般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期待,工廠就是工時越長,願意加班的人,產量越大,領的越多,產量也跟願意付出的工時成正比。

坐辦公室辦文書吹冷氣的白領呢,大部份情況下績效就很難論斷的了。像業務人員於人事部電腦存有的業績數字都難以避免主觀認定,因為業績是靠團隊努力的成果,其他單位的績效就更難客觀評量了。雖說如此,也並非毫無章法,完全憑印象計分,還是有明文規定或老闆期望的年度工作目標計劃與預期成果。

全破之局的打工族最憤憤不平了。如圖示,明明每一格看起來都跟不破之局的人一樣,數字報表看起來也差不多,憑什麼我73他178超過我的兩倍有餘啊,九隻球瓶跟十隻球瓶不是差不多嗎。如果看到完美球局就氣炸了,300,憑什麼是我的4倍有餘。然而從不破看全破就清楚啦,誰跟你全破差不多啊,我全倒耶,你又沒全倒。

不破的看完美也憤憤不平。大家都是全倒,怎麼差距從1.7倍到最高2.5倍之譜。完美的看不破的,也很清楚,我一次就全倒,你要第二次才全倒,誰跟你一樣。不過到了完美階段的人,通常懶得理別人,安靜領,持續領,掂掂吃三碗公。

聰明的你馬上又再次看出我的問題在哪裡了。我完全就是表現出要攀炎附勢、取得利益,與鄙視底下、撇清關係、維護既得利益的心態與行為。輸不起,而且找個藉口心理爽、或至少讓自己心裡別那麼難過的舉動。

與那些發達的人相較,我要強調我們之間相同的那大部份。用此來說服別人或欺騙自己內心,我跟發達的人是一樣的,他有的我也有,我夠格跟他有一樣的待遇。卻真的看不見(資質程度問題)或故意選擇看不見(鴕鳥心態或權宜策略)關鍵的那細微差異。一開始或許是爲了自身利益極大化的策略,沒過多久之後,即有可能真的變為永久的資質程度。

與那些迎頭趕上的後進新銳相較,我要強調我們之間那極微小的差異。用此來說服別人或欺騙自己內心,我跟那些小毛頭怎麼會一樣,比他們優秀多了,我領的比他們多很多是應該的,他們不夠格跟我站在同一水準。也許真的看不見(資質程度問題)或故意選擇看不見(鴕鳥心態或權益策略)大部份相同的普遍基本知識與才能。一開始或許是爲了自身利益極大化的策略,沒過多久之後,即有可能真的被迎頭趕上甚至超越。

聰明的你一定又再次的有了方向,比起向上學習,鄙視下面的時候更加腦筋清明,馬上就可以點出問題所在。這時候我可以做兩個實驗,其一,把我認為我贏底下的那個細微差距告訴底下,看看最後結果是不是真的是這個細微差距,如果不是再繼續觀察。其二,想辦法,不管恭維、激怒、或者虛心求教,讓發達的人講出他覺得他會發達的原因,跟眾人不一樣之處,看看是否得到靈感,試試效果如何。

如同前一篇講的一樣,通常發達的人講出來的答案,都是我有的,或很基本的,大家都知道的。於我很關鍵的部份,對發達的人來說卻是再自然也不過了,是他本身融為一體的一部份,所以他無法區隔開來是很平常的事。何況真的發達的人根本不會注意底下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已經是我的100倍1000倍了,關注這些事浪費時間。

因此跟上一篇比起來,雖然一樣沒有結論、具體方法,但是多了方向,也算一個小進展了。

最後我們來看保齡球計分制度或報酬獎金級距差異合不合理,人為何會自然而然有這種想法。全破之局就不必贅述,任務都無法完成的人,當然就是按件計酬,未完成部份由組織其他人補上。不破之局的人有完成任務,然而需要第二次才能做好,第一次做不好,也就是需要別人指導,管理部門要介入,工作效率低,還大幅增加組織管理成本,當然就遠遠不及梅花間竹之局以及完美球局的人。

由此看來,這些關鍵的細微之處,多數會落在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部份。對打工族來說,我的觀察是除了業績的具體表象之外,思考邏輯與做事規劃方法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僅此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