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底媽媽入寺後,今天首次去看媽媽。心理上還是挑了一天吉日,當然吉時就沒有堅持了。
上一次和媽媽一起去寶覺寺是十四年前,祖母入寺的時候。再上一次和媽媽一起去寶覺寺是十八年前,爸爸暫厝要抽盤子完成晉塔時。禮儀公司當然是安排在吉日吉時完成儀式,不過媽媽在旁邊還是催促工作人員「khah-kin pàn ho͘ ho-sè khah-cha tǹg-khì」趕快辦好趕快回家。工作人員則說時辰還沒到,不要急,晚一點沒關係,提早的話就不行,媽媽於是就又再催了一遍。媽媽沒有在信這些東西。
那天我和媽媽搭火車到台中車站,然後走路到寶覺寺。六十六歲的媽媽很能走,三公里的路程,加上風大,也是不用休息順利走完。當然回程也是用徒步的。
往後再去看媽媽,我想去就去,不必特別挑什麼吉日吉時了。
爸爸入寺後前幾年,我還一年去了六次,除夕、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忌日。當然沒有剛好是那一天,也沒看吉日,只是前後幾天而已。祖母入寺後,改為清明,後來提早到春分避開人潮,疫情之後就沒有長途旅行了。
其實與其到塔位所在的寶覺寺,不如到有共同回憶的地方去懷念,例如三峽橫溪的租屋處、板橋的老房子、員林的公司宿舍、台北正在住的房子、萬里翡翠灣的小套房,或是到嘉義的透天厝、潭子的故鄉,或是到曾經一起去過的地方。在寶覺寺會有對媽媽爸爸的懷念不捨,然在共同回憶的地方過去的事情彷彿歷歷在目栩栩如生,我們是這樣一路走來的啊之感。
P.S.今天是很久以來的第一次搭乘長途火車,新自強號是第一次搭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