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篇看起來
「敗北」這個詞也是中華文化自爽之
族繁不及備載的又一例
「北」是個左右兩邊象形的會意字
兩個人背靠背互相背對的意思
「敗北」原本應是「敗背」
勝者只看得到敗逃一方的背影
閩南語至今也還有「哭北」「哭背」
「背骨」「北骨」「反背」「反北」的說法
(謝絕台派糾正我叫台語)
「北」會含有方位概念的由來
我的推測是中原人東亞病夫無法忍受嚴寒北風
轉過身背對著北方
因此「背方」也就成了「北方」
從這裏再把「敗背」移植到「敗北」
那些遊牧民打敗仗往北逃之夭夭
很可惜
歷史的事實是「敗南」
中原人打不過遊牧民一路往南逃
勇敢的出海到東南亞
膽小的集中在最南端閩粵贛交會處山上
當然這些都還是現存的
中華只要改朝換代
被擠壓無處逃的那一群就是一鍵清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